- T24-1: φ-优化目标涌现定理
- T20-1: Collapse-aware基础定理
- T20-2: ψ-trace结构定理
- A1: 自指完备系统必然熵增
定义域
基础集合
- Bn={0,1}n: n位二进制向量空间
- Zn={x∈Bn:xixi+1=0,∀i}: Zeckendorf可行域
- F={F0,F1,F2,...}: Fibonacci序列,F0=0,F1=1,Fn+2=Fn+1+Fn
- φ=21+5: 黄金比例
- ψ=21−5: 共轭黄金比例
- log2φ≈0.694: 熵容量比
形式系统
投影算子
ProjZ:Bn→Zn
性质:
- 非扩张性: ∥ProjZ(x)−ProjZ(y)∥≤∥x−y∥
- 幂等性: ProjZ(ProjZ(x))=ProjZ(x)
- 最近点: ∥x−ProjZ(x)∥=minz∈Z∥x−z∥
优化问题结构
问题P: 在Zeckendorf约束下优化目标函数f:
x∈Znminf(x)
假设:
- f:Rn→R是L-光滑的: ∥∇f(x)−∇f(y)∥≤L∥x−y∥
- f在Zn上是μ-强凸的: f(y)≥f(x)+⟨∇f(x),y−x⟩+2μ∥y−x∥2
- 条件数: κ=L/μ
主要定理
定理T24-2.1:收敛速率界
陈述: 投影梯度算法
xk+1=ProjZ(xk−αk∇f(xk))
满足收敛速率:
∥xk−x∗∥≤φk1∥x0−x∗∥
证明要素:
- 收缩映射分析
- φ-调制效应
- Lyapunov函数递减
定理T24-2.2:迭代复杂度
陈述: 达到ϵ-精度所需迭代次数:
N(ϵ)=⌈logφ(ϵ∥x0−x∗∥)⌉
推论: 复杂度为O(logφ(1/ϵ))=O(1.44log(1/ϵ))
定理T24-2.3:Fibonacci步长最优性
陈述: 最优步长序列满足:
αk=Fk+1Fkk→∞φ1
证明: 步长递归关系
αk+1+αk=αk−1
的解为Fibonacci比例。
定理T24-2.4:梯度范数递减
陈述: 梯度范数满足:
∥∇f(xk)∥≤φk/2L∥∇f(x0)∥
意义: 梯度以φ−1/2≈0.786的速率递减。
定理T24-2.5:Zeckendorf投影保证
陈述: 每次迭代后的投影保持收敛性:
xk∈Zn⟹xk+1∈Zn
且
f(xk+1)≤f(xk)−2αk∥∇f(xk)∥2
算法规范
Algorithm: PhiConvergenceOptimizer
输入:
- 目标函数 f:Rn→R
- 梯度函数 ∇f:Rn→Rn
- 初始点 x0∈Zn
- 精度要求 ϵ>0
输出:
- 近似最优解 x~∗ 满足 ∥x~∗−x∗∥≤ϵ
步骤:
- 计算迭代上界: N=⌈logφ(∥x0∥/ϵ)⌉
- For k=0 to N−1:
- 计算Fibonacci步长: αk=Fk/Fk+1
- 梯度步: yk+1=xk−αk∇f(xk)
- 投影: xk+1=ProjZ(yk+1)
- 检查收敛: if ∥xk+1−xk∥<ϵ then break
- Return xN
验证条件
V1: Fibonacci递归验证
Fn=Fn−1+Fn−2,n≥2
V2: 投影算子正确性
x∈Z⟺ProjZ(x)=x
V3: 收敛速率验证
∥xk−x∗∥∥xk+1−x∗∥≤φ1+δ
其中δ是数值误差容限。
V4: 梯度范数递减验证
∥∇f(xk)∥∥∇f(xk+1)∥≤φ1+δ
V5: 目标函数单调性
f(xk+1)≤f(xk),∀k
数值稳定性
条件数分析
投影操作的条件数受φ调制:
cond(ProjZ)≤φ
舍入误差传播
舍入误差以O(1/φk)速率衰减,保证数值稳定性。
实现要求
数据结构
- 使用稀疏表示存储Zeckendorf向量
- Fibonacci数预计算并缓存
- 梯度历史用于收敛检测
性能指标
- 时间复杂度: O(nlogφ(1/ϵ))
- 空间复杂度: O(n)
- 收敛保证: 确定性,非概率
测试规范
单元测试
- Fibonacci序列生成正确性
- 投影算子满足非扩张性
- 步长序列收敛到1/φ
- 收敛速率符合理论界
- 梯度范数递减验证
集成测试
- 标准凸优化问题
- Zeckendorf约束满足性
- 与无约束优化比较
- 大规模问题性能
数值实验
- 不同维度n的收敛曲线
- 不同条件数κ的影响
- 步长选择敏感性分析
- φ-调制效应可视化
理论保证
全局收敛性
从任意初始点x0∈Zn,算法收敛到全局最优x∗。
线性收敛率
收敛率1/φ≈0.618是所有一阶方法在Zeckendorf约束下的最优率。
鲁棒性
算法对初始点选择和数值误差具有鲁棒性。
形式化验证清单: